教学目标: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开心提示:这一环节在教师修改作文以后再进行。
二、习作讲评
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有特*的习作,请习作者给大家欣赏,教师加以点评,鼓励2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小节总结
学生自由交流这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好的建议,以完善今后的习作训练。
四、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第一次)
2.怎样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经过清楚地告诉别人呢?(指名回答)
说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呢?(过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五、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六、习作方法总结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经过写清楚。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通诗歌,读懂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法:
引读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儿歌《童年》。
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板书课题:多梦的季节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感知意境
1、听录音:
配乐诗歌朗诵。
2、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圈画出生字、生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
(4)思考: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
3、学生自学课文。
4、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1)、指名读诗歌,师正音。
2)、认读生字词。
3)、交流对词义、及问题的理解。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开头和结尾一样,这样写首尾呼应,使主题明确。)
(2)引导想像:走在这样一条很熟悉的路上,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吧!
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通诗歌,读懂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一天天长大的童年”。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法:
导读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第1、5节
二、精读诗歌,感悟意蕴
1、学生自由朗读2—4节。
投影出示自学思路:
1)、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
2)、你对诗歌中的那些句子印象最深?
3)、你从诗歌中感悟到了什么?
2、分组合作、探究、赏析。
3、全班交流汇报。
第2节写“我们”慢慢地长大。
第3节写“我们”对长大充满好奇。
第4节写“我们”有许多梦想。
4、课件示句子。
a、只是太阳惊奇,我们有了沉默的白天。
b、只是月亮发现,我们有了多梦的夜晚。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
5、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拟人、比喻)
三、品读诗歌,感悟情趣
1、自读:这首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共有5节,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先自己练习读。
2、同桌读:
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指导。
3、齐读:
要注意读出诗歌的感情来。
四、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开个小小故事会。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全诗共五个小节,首尾的内容一样,有相互照应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快乐的童年。并能掌握诗的感*彩,带着感情来读,要读的有节奏,熟读以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背诵。
湘教版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活动5》教案3
教学目标: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出示自制课件
一、读"万花筒",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有哪些内容,明确要求。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我发现":理解、辨析两组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3)"我能说":理解一词多义或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灵活运用词语。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宇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读音、字形、字义,并组词。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词语。
(2)学生理解体会两组词语。两组词语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表达什么样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什么?
(3)学生交流感悟。
①"幸运""欢呼""和睦""*""风调雨顺""喜气洋洋"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幸福的时刻联想到和平的时刻
联想到富强的情境联想到
②"悲伤""流泪""荒凉""惊慌""不堪设想""一筹莫展"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危险的时刻联想到贫穷的时刻
联想到战争与*火联想到
(4)补充两组词语。
例:第一组:愉快、安宁......
第二组:凄凉、不知所措......
5."我能说"。
(1)学生读两组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2)交流。
停车坐爱枫林晚。(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
他那个小伙伴坐在地窖里。(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身体)
我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多指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喝水有什么好笑?新鲜!你说说他们怎么喝法。(稀罕)
叶子绿得那么新世界鲜。(没有枯萎)
噢,空气竟造出了这么一大片天地,真够新鲜!(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二、"百宝箱"
1.读写词语。
2.明确这几组词语的结构特点。
3.背诵这几组词语。
4.自己还能说出与这几组词语结构类似的词吗?请举一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小吧!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语文学习中去。
湘教版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活动六》教案4
教学目标:1.比较读写形近字。2.积累词汇、哲理*语句,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万花筒""百宝箱"。
一、读"万花筒"i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安排了哪些活动,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二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我发现"有些词语前后颠倒过来,表达相同的语意。
(3)"我能写"两组排比句,掌握排比句的结构特点,用加点词仿写排比芝: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字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字形,区别汉字读音,并组词。
(梅付lei木梅花『博胎十博物馆
悔hutt悔恨j搏悦于拼搏诲huli教诲l膊b6月胳膊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前两组词语。
多姿多彩一一多彩多姿离乡背井一一背井离乡
(2)体会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组词语中两个词语的意义上的特点。结构上,前后颠倒过来;意义相同。
(3)学生按前两组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写出各自对应的新词,读一读.体会其意义。
(4)交流明确。(课件出示)
①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天涯海角海角天涯半夜三更三更半夜
②结构上前后颠倒,但意义上是相同的。
(5)你还能写出具有以上特点的几例词语吗?
5."我能写"。
(1)学生读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体会句式上的特点。
(2)交流明确:
①两组句子都是排比句。第一组排比句是由三个",有……也有·由"在……在..…·在…"关联的兰个分句组成的。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6
可以颠倒的读的四字词语
排比句
湘教版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六》教案5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难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从一出生就睁大了一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在"好奇"之中不断成长,在"好奇"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头脑。然而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尽情地了解这些变化呢?昕报道,看电视新闻,读新闻就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将去接触新闻,感悟新闻。
二、明确要求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2。学生交流"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1)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或代替李老师向两位列*长说说心里话。
(2)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说给大家听,再说说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
(1)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这则新闻报道中所写的事是值得人们肯定的,还是让人们否定的?
(3)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品质?
(4)这则新闻报道是个别事例,你觉得作者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启示呢?
(5)李老师对两位列车长要说的心里话会表达什么思想内容?
2。教师出示一则新闻,谈读新闻的感受,为学生作示范。
(1)出示新闻。
(2)教师谈自己读新闻的感受。
四、学生读新闻,谈感受
1。学生自读新闻,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推荐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五、学生收集新闻,与同学交流讨论
1。小组交流。
1)学生读自己收集的新闻,说说自己的思考。
2)其他同学评议,提出自己的见解。
3)推荐好的新闻,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发言。
2)全班同学评议,教师点评士
六、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我们对新闻报道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后,我们将不断地关注新闻,学写新闻,将新闻报道中弘扬的那些好的精神发扬下去,让新闻报道的作用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了解新闻,多看新闻
湘教版《太平洋的来客》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6
教材简析:
《太平洋的来客》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海潮形成的原因。作者从海潮涌来时的形、声、*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语言形象、逼真,气势恢宏。是一篇极好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的佳作,同时也是一篇适宜渗透写作方法,读写结合的典型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了解大潮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并结合有关资料,了解大潮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文中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突出方法:利用课件,查阅资料,反复朗读,深入领悟词句意思,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突破方法:引读法,读读议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预习了课文,那课文中把谁称为“太平洋的来客”呢?(生答)
板书:钱塘江大潮
师:对,钱塘江大潮是我国著名的一大自然景观,它的雄伟壮观不知倾倒了多少中外游客。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一同走进它,观赏它,感受它。
二、品味大潮的壮观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几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情景。(3、5、6段)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读一读)说说原因。
展示课件,品析第三自然段。
1、请喜欢这段的学生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生答)
师:这段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潮的变化之快,体现了大潮的形态之美。(板书:形态之美)课件:点出重点词(黑气玻璃棒带儿堤坝)
3、“推来”能改成其它词吗?如“流来”“涌来”(都不如“推来”体现大潮的气势壮大,潮水的凶猛和壮观的场面)
4、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潮图片。(展示课件)师述:远远望去,潮水如一根白花花的玻璃棒,不一会儿,又化作一条黄白相间的带儿,再逐渐变大,又如堤坝般推来。多美德潮水呀!多么精彩的描写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指导朗读。
展示课件,品析第五自然段
1、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2、你们为什么喜欢呢?(生答)
(运用了比喻,把潮头比作白虹,重在体现大潮的颜*,又比作银龙;重在体现的声音,“排山倒海”描写了气势宏大壮观)课件:点出重点词(白虹银龙)
3、展示课件,学生欣赏图片。
师:白花簇簇,喷雪滚玉,多么迷人的潮水呀!又如许多咆哮的银龙,如此壮观的大潮,你们能读出描写这种壮观的场面的语句吗?
4、男女生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
1、先请学生看看第六自然段,你们认为第一句应该怎样读?
2、读一读,说一说。(指名读,师范读)
3、出示课件,突出重点词。(林涛滚滚虎啸狮吼天坍地陷)
师:这里运用了几个比喻句,写出了大潮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气势越来越磅礴、凶猛、宏大。
(板书:声音大)
4、让我们一起把体会到的融入到朗读中去吧。(师生一起朗读)
5、出示钱塘江观潮视频。
作者有声有*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感悟这惊心动魄、壮观奇特的一刻。
6、同学们欣赏完后,最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可以用哪四个字形容钱塘江大潮?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天下奇观)
7、观潮的人们又有哪些表现?
师:是啊,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捧起书本,用心朗读,来体会潮水的美、状、奇吧。
8、男生读2、4、7段,女生读3、5、6段。
四、探究大潮的成因
这么壮美的大潮,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它形成的原因,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8~11自然段。
2、通过朗读谁找到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指名答)
(1)什么叫海潮?(板书:海潮)
(2)让我们再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来读?
(3)作者和伯伯为什么要选择中秋节来观潮呢?
(4)齐读一遍。
3、大潮的形成还有什么原因?(指名读)
(1)钱塘江入口处像一个大喇叭,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描述画一画钱塘江入口的示意图。
(2)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地图,与你们理解的一样吗?(出示课件)结合课件,师讲述。
(钱塘江江身小,江口大,最宽处有一百多公里,而这一带的江面只有三公太平洋的来客里宽,太平洋的海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涌到江口,越往里越收到江面窄的影响,水位就急剧升高,形成了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如山岳般压入钱塘江,形成了天下独有的奇观。人们形象的把这一奇观称作为太平洋的来客)
(板书:太平洋的来客)
4、我们一起探究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奥秘,下面一起把这一段再齐读一遍。
五、升华主题
出示课件,师述:钱塘江大潮这样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在我们的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还有许许多多。如风景如画的九寨沟;犹如仙境般的七彩池;神奇的石林以及*最大的黄果树瀑布。它们正等着同学们去欣赏,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湘教版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习作8》第3课时的教案7
教学目标: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重点: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难点: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修改
1、教师"作文不厌百回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说明习作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能令自己满意。*合刚才的佳作及一些同学谈的写作经验,自己好好修改自己的习作吧!
2、自己再次修改。
3、同桌互评互改。
二、誉正经修改后自己满意的习作
三、习作讲评。
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习作讲评
2、下发习作本。学生认真阅读教师的点评。与同桌分享写作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总结这次习作的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不足
表扬一大批习作成功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出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习作展示:出示自制课件
1、优秀习作展示。
2、进步习作展示。
六、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习作训练,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