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效应化学教学课件

简介

共轭效应化学教学课件(优质5篇)

共轭效应(conjugated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质的改变的效应。

h2c=ch2,π键的两个p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

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两个孤立的双键重合在一起,p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

这种分子叫共轭分子。共轭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受到外界试剂的作用,其它部分可以马上受到影响。

这种电子通过共轭体系的传递方式,叫做共轭效应。

特点:沿共轭体系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

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和p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例如:ch2ch—chch2、ch2ch—cho)。y原子的电负*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于基团—xy从基准双键ab—吸引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y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b和x的特*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p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为一个带有p电子对(或称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z能形成d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a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例如等)。z原子的一对p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y基团。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和p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例如:ch2ch—chch2、ch2ch—cho)。y原子的电负*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团—xy从基准双键ab—吸引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y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b和x的特*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p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为一个带有p电子对(或称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z能形成d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a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例如等)。z原子的一对p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y基团。

超共轭效应

又称共轭,它是由一个*基的c—h键的键电子与相邻的键电子互相重叠而产生的一种共轭现象。依照多电子共轭的理论,一个c—h键或整个ch基团可作为一个假原子来看待,有如结构式中的z原子:(例如ch2ch—ch3、och—ch3等)。超共轭效应存在于*基连接在不饱和键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轭效应的大小由*基中h原子的数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强,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轭效应比一般正常共轭效应和多电子共轭效应弱得多。

同共轭效应

又称p轨道与p轨道的型重叠。甲基以上的*基,除有超共轭效应外,还可能产生同共轭效应。

所有同共轭效应,原是指碳原子上的c—h键与邻近的键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学活*和电子光谱的数据表明,在*烯基离子和类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p或共轭现象,即所谓同共轭效应:在*烯基离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p轨道,与正碳离子()上的空p轨道,作型的部分重叠;而在类似的烯羰基中,则是羰基碳原子的p轨道与烯碳原子()的p轨道作型的部分重叠:

基本内容

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指一个σ键里的电子(通常是ch或cc)和一个临近的半满或全空的非键p轨道或反键的π轨道或全满的π轨道之间的,该相互作用能够使整个体系变得更稳定。这是由于该作用能够生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轨道。对于一个碳正离子来说,只有位于正电荷β位的键上的电子能够通过超共轭来稳定整个碳正离子。1939年,罗伯特·s·马利肯在他关于紫外光谱和共轭分子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他观察到随着烯上的*烃增多,吸收光谱移向长波长端。这种红移在一般的共轭化合物中很常见,例如丁二烯中。他也首次提出这些取代烯烃的*化热较低的原因也是由于超共轭。在超共轭这个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已经在1935年发现了bakernathan效应。

超共轭也可以解释很多其他的化学现象,例如端基异构效应、偏转效应、β硅效应、环外羰基的振动频率以及取代碳正离子的稳定*等。根据量子力学模型的推导,交叉式构象的优先*也可以由超共轭效应来解释,而不是老的教科书提到的位阻效应。

1.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的定义及特点

1.1共轭效应

不饱和的化合物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道形成大π键,这种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π电子云扩展到整个体系的现象称为电子离域或离域键.

共轭效应:电子离域,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平均化等现象称为共轭效应,也叫做c效应

共轭效应的结构特点:共轭体系的特征是各σ键在同一平面内,参加共轭的p轨道轴互相平行,且垂直于σ键在的平面,相邻p轨道间从侧面重叠发生键离域.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相比还有一个特点是沿共轭体系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

1.2超共轭效应

*基上c原子与极小的*原子结合,由于电子云的屏蔽效力很小,所以这些电子比较容易与邻近的π电子(或p电子)发生电子的离域作用,这种涉及到

σ轨道的离域作用的效应叫超共轭效应.超共轭体系,比共轭体系作用弱,稳定*差,共轭能小.

2.共轭效应

2.1共轭的类型

2.1.1ππ共轭

通过形成π键的p轨道间相互重叠而导致π电子离域作用称为ππ共轭.参加共轭的原子数目等于离域的电子总数,又称为等电子共轭.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双键,单键相间的共轭就是ππ共轭.例如:共轭体系的分子骨架称做共轭链.

2.1.2pπ共轭体系

通过未成键的p轨道(包括全满,半满及全空轨道)与形成π键的p轨道的重叠而导致的电子离域作用,称为pπ共轭.包括富电子,足电子,缺电子三种pπ共轭类型.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双键相连的原子上的p轨道与π键的p轨道形成的共轭即为pπ共轭.例如:

2.2共轭方向及强弱判断

共轭效应的方向及强弱直接影响物质的*质和稳定*,因此共轭方向及强弱的判断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够给出电子的称给电子共轭,用符号+c表示.相反,能接受电子的称吸电子共轭,用符号c表示.

卤素,羟基,氨基,碳负离子等与双键直接相连时,x.o.n.c等原子的孤对电子对与π键共轭.由于是由一个原子向共轭体系提供两个电子,相当于使π电子密度增大,所以有给出电子的能力,称为+c效应.一般富电子pπ共轭都属于给电子共轭.例如:

中的都是+c效应.

当参与共轭的o.n只提供一个电子,而本身电负*大于c原子,所以有使共轭体系电子向o.n转移的能力,因此有c效应.电负*大于c的原子参与的等电子共轭是吸电子共轭.例如:

都是c效应.

大多数共轭效应是由碳的2p轨道与其他原子的p轨道重叠所产生的,当某原子参与共轭的p轨道的形状大小,能量与碳的2p轨道越接近时,轨

道重叠越,离域越易,共轭作用越强.即共轭效应的强弱与参与共轭的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有关.n=2时有强的共轭,n>2有弱的共轭,n越大共轭越弱.另外,元素的电负*越小,越容易给出电子,有较强的+c效应.相反,元素的电负*越大,越容易吸引电子,有较强的c效应.因此共轭效应也有周期*变化.

同一类元素随n值增大,共轭减弱;同一周期n值相同,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增大,给电子共轭效应减弱;吸电子共轭主要有电负*决定,电负*越大,吸电子共轭越强.

3.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视其电子电子转移作用分为σπ.σp.σσ几种,以σπ最为常见.

3.1σπ超共轭

*烯分子中的甲基可绕c—cσ键旋转,旋转到某一角度时,甲基中的chσ键与c=c的π键在同一平面内,chσ键轴与π键p轨道近似平行,形成σπ共轭体系,称为σπ超共轭体系.

在研究有机反应时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学习不对称烯烃的hx加成反应时,我们以c正离子形成的稳定*来解释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若应用σπ超共轭效应,则不仅说明甲基是推电子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一经验规则的深入理解.再如,不饱和烯烃的ah的特殊活泼*也可以用σπ超共轭效应来理解.*烯的甲基比**的甲基活泼的多,在液氨中*烯中甲基的h易被取代,**中甲基的h不易被取代.

3.2σp超共轭

当*基与正离子或游离基相连时,ch上电子云可以离域到空的p空轨道或有单个电子的p轨道上,使正电荷和单电子得到分散,从而体系趋于稳定,称做σp超共轭体系.简单的说就是ch的σ键轨道与p轨道形成的共轭体系称做σp超共轭体系.如乙基碳正离子即为σp超共轭体系.

参加σp超共轭的ch数目越多,正电荷越容易分散,c正离子就越稳定.

3.3应用

超共轭效应的应用也很广泛,可以应用于对碳正离子稳定*的解释,碳游离基稳定*的解释,甲苯是邻对位定位基的解释,羰基活*的解释等.

第2篇: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能与热能的的相互转化关系,理解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

知识梳理

1.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转化,几乎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________的释放和吸收。

2.反应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表示。反应吸热时,表示为__________;反应放热时,则表示为_____________。

3.反应热通常用___________来测量,其计算公式q=?c(t1?t2)中,c表示_____________,t1、t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各取1.0moll1的盐*100ml,并分别加入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koh溶液,测得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作中往往让*或碱略过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因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不同而产生的。用符号______的变化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对于在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只转化成热能,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成时,反应产物的总焓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总焓,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否则就是吸热反应。

6.在热化学中,常用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______的变化同时表示出来。h2(g)+1/2o2(g)==h2o(l);△h(298k)=-285.8kjmol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方程式改为2h2(g)+o2(g)==2h2o(l);△h(298k)=-571.6kjmol1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意义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7.盖斯定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任意反应aa+bb==cc+dd,

其△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

方法指导: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国防上用的火箭燃料、高能电池等,都是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所以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化学变化的问题,认识并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1)反应热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如*碱中和反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焓小于反应产物的总焓。如:电解质的电离,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等。

(2)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盖斯定律是计算反应热的重要依据,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它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具体途径无关。例如:△h==△h1+△h2或△h1==△h△h2,所以热化学方程间可进行“+”“?”等数学运算,△h也同样可以。

(3)热化学方程式:

①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而能量变化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都有关,故应指明外界条件,若不指明,一般指101kpa和298k的外界条件。

②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时,其能量变化不相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

一定要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数,因为它只表示物质的量。当计量数改变时,△h也应随之改变。

④△h的“+”“—”一定要标明,其单位是kjmol1。mol1不是指1mol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而是指1mol这样的反应。

*(4)标准摩尔生成焓

①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

②生成焓是指由稳定单质生成化合物时的热效应(焓变),生成的化合物常以1mol为基准。

③生成焓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④标准摩尔生成焓的计算是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减去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二者不可颠倒。且计算时不要遗漏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第3篇:教学课件化学

教学时间第二周2月27日本模块第5课时

[讨论]根据自己设计的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盐桥,铁极*硫**溶液,碳棒*稀硫*,两烧杯骨盐桥相连。

实质:失电子为负极,得电子为正极

正极变大

得失电子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3.(07海南)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电解质溶液是;

(2)银电极为电池的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电极流向电极。

[分析]铜,**银溶液

正极,2ag++2e—==2ag还原反应

(3)铜电极,银

板书计划一原电池工作

1、构成条件

2、工作过程3、盐桥

反馈探究实验效果很好,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第4篇:《化石吟》教学课件

化石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感情丰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精心导入

1、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3、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感知内容

1、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⑵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⑴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⑵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⑶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2、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2、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⑴“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⑵怎样理解“黑*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⑶“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⑷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⑸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3、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第5篇:初中化学教学说课课件

初中化学说课课件怎么设计?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方法

(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质

2、指导学生利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式,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3、引导学生定势思维为发展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而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谜底: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二氧化碳的物理*质

(1)老师展示一瓶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气味、状态三方面进行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2)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向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

(3)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向预先准备好的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倾倒水,震荡)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产生,气体是什么?又体现了什么*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溶解*的理解。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质:

(1)引导学生回顾“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了解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2)“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从探究水溶*的塑料瓶内取出

少量的液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紫*石蕊试液。观察: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紫*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学生*作实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目的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并加热紫花观察到红花变紫*,说明碳*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3)学生*作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吹气,注意现象。分析得出co2+ca(oh)2=caco3↓+h2o反应这一原理。并说明这是co2的一条重要*质,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4)即时应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一瓶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并*作实验验证,以便使知识学以致用。

过渡:物质的*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要求学生通过刚学习的二氧化碳的*质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联想、推断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有这么多的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练测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有针对*的选择了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的目的。

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物理*质

颜*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无*无味气态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化学*质

1、不支持燃烧,不燃烧2.与水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