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目标】
1.按计划积极主动开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
2.初步学习资料筛选、资料分类、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展示汇报成果做准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3.通过调查,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人们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开展调查,搜集资料
这一阶段是学生在课下分组开展调查,要求按照前一阶段确定的分工及商定的计划,去观察、访问、查找资料。在调查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计划的实施过程,指导学生按照调查内容,认真填写“调查周围环境”综合*学习资料袋中的相应内容,采用写、贴、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在研究过程中的所得。
这次综合*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在学生调查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三点。
1.针对各小组出现的状况进行具体的、有针对*的指导,纠正学生*作*差、费时费力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提供实用的调查方法、途径。例如:
──“白*小天使”组在调查空气质量时,可让学生观看电视台气象预报,设计一周空气质量跟踪调查表,将每日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的指数记录下来,并通过分析,发现空气质量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感受到防止大气污染的重要*。另外,还可通过在学校附近路口统计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或走访有关部门,了解车辆产生尾气的危害;观察、拍摄校园植物的叶面一周积累灰尘的厚度,或在窗台放置白纸,观察灰尘厚度;查阅报刊、上网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们为改善空气质量所做的努力。
──“蓝*小精灵”组在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护城河边,让学生对污水进行取样,灌到饮料瓶中,观察水的颜*,闻一闻气味,感受水资源所受到的污染情况。还可建议学生向科学教师或家长咨询疑难问题,利用报刊、上网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和危害,以及人们为改善、保护水资源所做的工作等。
──“绿*小卫士”组要了解家乡的绿化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向本小区内的居民发放,了解本小区近几年的绿化情况,还可通过询问小区物业人员,具体了解小区近几年的绿化面积,观察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从而发现问题。
──“灰*终结者”组在了解垃圾污染情况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首先对自己家庭内垃圾状况进行调查,记录每天自己家庭内所产生的塑料袋、废纸、废物等情况,作出统计,以此推算垃圾污染状况,或走上街头询问清洁工人每天处理垃圾的数量,了解因垃圾污染造成的损失,以及人们在垃圾处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可观察校园里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等。
2.注意引导学生从“污染、破坏的现状”和“人们为了改善、保护环境做了哪些努力”两个角度去调查、了解。
3.注意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学习的积极*。学生开始参与综合*学习时因为感到新鲜,积极*高,但是随着问题和困难的出现,学生的热情会有所减退,教师应采取激励评价措施,如发放“综合*学习激励卡”,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
综合*学习激励卡
二、交流资料,整理信息
(一)筛选资料
各小组将资料袋内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汇总,在组长的带领下,各成员共同查阅,删除重复出现的资料,保留有价值的、典型的、能说明问题的资料。
(二)资料分类
引导各小组将资料按每个专题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将调查同一专题的资料,按污染的危害和改善环境的措施两方面分类。
“白*小天使”组:一周空气指数记录数据;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如装修对人身体的危害);人们为改进空气污染做了些什么(如将9月22日定为世界无车日,工业迁往郊区、远离城区等举措的实施)。
“蓝*小精灵”组:周围的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如家乡护城河变黑的颜*和变臭的气味、关于河流湖泊受污染的电视报道);水污染对人们有什么危害(如人们饮用受污染的水造成的疾病);人们为预防和治理水污染做了些什么(如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绿*小卫士”组:植物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为什么减少了(如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盖建筑物);植物减少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大熊猫等动物失去食物、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出现);人们为保护植物做了些什么(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宣传植树护林的先进个人等)。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资料按文字、图片、图表、数据、声像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三)资料分析
可引导学生在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后,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搜集的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了解环境受污染情况和改善环境的效果,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1.同学们,你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了筛选和分类整理,非常用心和认真,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调查感悟厅”(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我们每天都呼吸到这么多有害的气体,真是太可怕了;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一天许多人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减少了尾气排放,既节约了能源,又净化了空气。看到河水被污染,我难过极了,再外出旅游时,我绝不会向水里丢一片废纸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通过整理资料,收获还真不少。大家可以把刚才交流的有价值的、感受深的资料保留下来,为下面的汇报展示做好准备。
三、完善资料,准备展示
为了使学生比较全面、多样、生动形象地展示汇报自己调查的成果,教师指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针对调查的内容选取恰当的形式准备展示。展示形式有手抄报、幻灯片、图片展、未来环境设想画、表格资料卡;快板书、情景剧、小演讲;建议书、发放宣传单、制作环保标语牌等。例如,展示环境污染现状这一内容时,可采用创办手抄报,编写快板书,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等形式展示;展示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时,可采用表演情景短剧、小演讲,举办图片展、摄影展等形式展示;展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这一内容时,可采用写环保建议书,发放环保宣传单,制作环保标语牌,绘制未来环境设想画等形式展示。
2.提示学生从两个角度做好展示成果的准备。一是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二是展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准备成果展示举例如下:
例一,“蓝*小精灵”组准备展示的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图片:
例二,“灰*终结者”组绘制的关于××市垃圾清运量的图表:
例三,“绿*小卫士”组编写的《地球就诊记》情景短剧:
地球就诊记
时间:星期日清晨
地点:宇宙中心医院
人物:地球(病号)
天牛星(挂号医生)
仙女星(主治医生)
[星期日清晨,宇宙中心医院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地球。只见地球满脸愁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
走进了挂号室]
天牛星:地球老弟,五十万年前你是那么健康,现在人类社会进步了,你应该更健康,可你现在怎么了?
地球(苦笑着):唉,一言难尽。人类社会是进步了,我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衰弱了。
[挂完号,地球告别了天牛星医生。来到了皮肤科]
仙女星:地球先生,我记得以前还给你发过《特级生命证书》,说你身体强壮,全身除海洋蓝*外,大
部分为绿*,是生命的摇篮。
[仙女星看了一眼浑身疮疤的地球,难过地叹了一口气]
仙女星:现在的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地球(很无奈的样子):我现在全身疼痛难忍,绿*皮肤开始脱落,黄*皮肤出现并在不断蔓延,生物
朋友们离我远去,我越来越孤独了。
仙女星:地球,你的肤*由绿逐渐转黄,是因为沙漠正不断吞并绿洲。病因是:人类为获取耕地,乱砍
滥伐树木,建造大批工厂、高楼、住宅,不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破坏了生物生长的环境,造成了恶*循环,
所以植被越来越少。
[地球拿到诊断书后伤心地哭了]
仙女星:这样的病,我们医生无能为力。人类是宇宙的主宰,你的病最终将要由他们来医治。
地球: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我的病该怎样医治呢?
例四,“白*小天使”组制作的资料卡:例五,“灰*终结者”组制作的环保标语
我的表现
姓名:
[如何培养小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相关文章:
1.孩子的能力如何培养
2.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如何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5.如何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6.浅议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7.如何培养宝宝看图识字的能力
8.如何培养幽默的能力
9.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自学的能力
1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2篇:如何培养中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机会渗透、适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纵观当今社会面对新的挑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儿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我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正在一步步被人们所重视。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发散,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就无从谈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以下就我在听了同题异构的两节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轻松收集。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其爱学、乐学,乃至成为一位研究者、探究者。一开始,刚开始让学生收集信息时,学生总觉得很麻烦,只有少数的同学进行了收集。为此,我们除了检查以外,更要注重对认真收集资料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其学习的积极*和进取心,相信被表扬的同学在日后的搜集中更会乐此不疲,而其他同学也在相互的影响下跃跃欲试。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无形之中,让孩子自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赶、学、比、超的意识,收集信息的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了。长此以往,学生搜集资料的信心更足了,氛围就更浓了。当然,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查找资料创造一些条件:如,当天有搜集任务的,可以精简家庭作业;利用家校路路通发信息,寻求家长支持。
二、指导方法,有效收集。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的了解,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当然比较深,自己对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这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资料的收集不能停留在起步阶段。如果还出现“不少同学拿来长达三、四页的电脑资料,课堂交流时,长篇大论,听的同学不知所云”这种情况,我觉得此时的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地彰显出来,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以课文的主要内容紧密相关来收集各种信息。同时教给学生收集方法,教会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信息。如学习《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查阅本课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能源危机”潮汐能“等,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去搜集“除了文中所讲的内容,你还知道哪些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办法?”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均能看到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的痕迹,特别是殷老师的课中更呈现了学生自主搜集,交流汇报的环节,她们的课都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是两位老师在课件中也都出现了“海洋是个聚宝盆”的相关资料,如果这方面也提前让学生自行搜集,可能效果要比老师呈现的好一些。因为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海洋是个聚宝盆”的含义,从而与能源危机形成强烈对比,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的知识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整合信息,善于处理。
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于调查搜集资料不重视,不习惯,参与积极*不高,对于所收集的资料也不会进行整理。大多数家长也对这项作业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我们的老师也很少对查阅资料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只是简单布置一下:“明天要上××课,请大家回家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也只是找几个同学介绍一下,为学习新课做个铺垫,而有时候学生查阅的资料对不上教学的要求,没有多大用;即使资料都好,老师也不敢占用过多的课堂学习时间来研究学生所查的资料,学生在课堂上却没有得到充公的展示和利用的机会,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积极*不高。因而,这一教育环节的价值基本没有体现出来。
如果学生收集来的资料丰富但混乱,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效率也不高。那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有效地整理。一是卡片摘录法。教学生制作“信息资料卡”。把与问题相关的有价值的或与有密切关系的资料摘抄在“信息资料卡”上,如果相关内容篇幅很长,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如在《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课中,“信息资料卡”上可摘抄一些科学术语的解释,或是“海洋是个聚宝盆”的资料。在教学时,教师讲到相关内容即可让学生汇报交流,同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强化搜集资料的好处。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对这一能力的重视,也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大大激发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二是分类剪贴法。用一本硬面抄,前面空几页写好分类目录(课题),平日找到好的资料,就剪下来(或复印下来)贴在硬面抄内,编上页码,再在前面目录中记上标题。这样搜集资料简便省力,运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3篇:培养学生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的习惯
本学科可以说和语文课有些类似,在大部分的课堂上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的动嘴巴,不断说。可它又不同于语文课,品德课的内容十分广泛,什么古代的、现代的、国内国外的,天文地理、法律法规、逸人趣事、社会焦点,只要是和学生们的生活相关的,有利于学生们认识社会的内容它都有所涉及。课本的内容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们在课前有针对*地收集好本堂课的一些相关资料,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课前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好资料显的很重要。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与指导。一、利用每个单元的前言导读让学生知道这个学期有哪些方面的信息、资料是需要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收集备用的,这样,就做到了早知道。二、每次上完课之前,留出23分钟的时间先让学生浏览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接着布置下次课上需要收集的资料,要求学生用笔写在课本上。三、给予及时的鼓励,对按要求收集了资料的同学(当然必须是书面材料)每次给予一朵红花、少答题或不答题的奖励,对六年级的学生附加必须在课堂上有效利用这一条件。四、在课堂上给收集了资料的同学创造充分利用资料的机会,让他感受到有资料给他带来的优越感、荣耀感和快乐感。一方面我会通过小组活动如: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在前台汇报,大家评议,选出1—3个优胜组的方式让资料多、丰富的小组自然胜出,胜出的小组每个成员会获得1—3颗红花,他的小组成员也会很感激他。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中我适时利用竞赛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和及时收集资料的积极*。在竞赛中我制定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整套严密的规程,对学习方式、学习纪律、随机分组方式、提问方式、回答方式、提问范畴、回答时限、回答次数等都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其中的抢答题,是最紧张精彩的,而且又最能拉开得分距离。抢答题是由我来出,内容是紧扣课文内容又比课文内容更进一层、更深一层,是学生必须通过课外查资料才能知道的内容。由于竞赛的激烈,学生自然产生了紧迫感、危机感,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主动内驱力,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及时收集资料。这样既有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也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因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乐学、爱上《品德与社会》课。开展学习竞赛,也让学生在竞争中自我实现。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有一个新旧反复的过程,这时老师不应*之过急,注意耐心个别纠正,及时提醒即可,也能稳定下来,而这个过程老师必须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红花奖励适合低年段,而高年级的同学就不见效,而需要另想办法去激励他们。论文出处(作者):培养学生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的习惯
谈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论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4篇: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良好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在中学阶段,教师就必须在平时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我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通过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化学教材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计算,又有动手要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教材,既要懂得文字表述意思,又要理解数学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开始时学生不容易读懂,也不习惯,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
二、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上化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向学生提出“以教材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读化学书,我还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化学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几个化学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教材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教师提问。
除此之外,开始时我在课前还拟定了一些预习提纲,用小黑板写好,挂在班级内,供他们预习时参考。最后,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学生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三、在化学实验中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
《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确,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自学教材内容时,会遇到教材上有一些“观察”、“实验”的栏目,在教师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体会,能使他们较快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
四、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敢问,这是前提;学生爱问,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关键;学生敢问,爱问还不够,还要使学生会问、善问,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这是培养质疑能力的核心。
由于学生知识有差异,发展又不平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把敢问、爱问、会问、善问绝对分开,而要因材施教。对于怕问的学生侧重于从培养敢问入手;对于有胆量的学生则进行会问、善问的培养,以最终形成质疑、释疑的学习氛围,这样会让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这才是进行质疑问难的归宿点。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化学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化学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教材的积极*,加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5篇: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科学有效的常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倾听。有效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学生有效倾听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的培养。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详情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与别人雷同。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的数学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作*的、细化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矫正方法,培养倾听
课堂上,特别是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
(1)“手势暗示”。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既用手势进行微妙短暂的定势,指着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语调上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格;播下一种*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