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即坐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这是一篇古文。下面是《乘船》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乘船》文言文及翻译(通用5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翻译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部分字词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俱:一同、一起。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丢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

疑,迟疑。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的请求,即同意他搭船。

人物解析: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乘船》文言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第2篇:乘船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乘船》这篇文言文我们都看过,那它是怎么翻译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乘船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乘船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俱:一同、一起。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丢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

疑,迟疑。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华歆: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字子鱼

翻译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乘船文言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第3篇:乘船文言文读音翻译

导语: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乘船文言文读音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俱:一同、一起。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丢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

疑,迟疑。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华歆: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字子鱼

【翻译】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呢?”(王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乘船文言文读音翻译]相关文章:

第4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原文及翻译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难:(2)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为:(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

2.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_。

3.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

4.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

参考*

1.感到为难幸好、幸亏因为凭借

2.能不能讲求信用(大意符合即可)3.难道能因为事情危急就丢下他吗?

4.我认为是华歆优王朗劣。理由是: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实际上,他却胆小怕事,一见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不讲信用。

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他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第5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出处:

本文为《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则,原文无标题。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注释:

1.俱:一起

2.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

3.疑:迟疑;犹豫不决。

4.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贼:敌人

6.拯:救助。

7.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

8.依附:跟从。

9.宁:难道。

10.辄:就

11.难之:对此事感到为难。

12.弃:抛弃。

13.尚:还

14.欲:想要

15.遂:于是就

16以: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