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涵盖了多个内容模块,包括小数的意义与*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与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以下是本册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的详细安排。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关于四年级下册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与*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以及数学广角和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教材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

理解小数的意义与*质,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加法、减法运算技能,发展数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效率。

认识三角形的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并理解三角形的基本*质,如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为180°。

提升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并进行图形平移和轴对称*作。

了解统计学概念,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初步掌握数据分析技能,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方法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规范的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小数意义的理解与数感的培养,强调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丰富*,通过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尤其在几何学习的初期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学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统计意识与数据分析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

“解决问题”教学的加强,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与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教材不仅关注数学本身的知识传授,还通过数学历史与文化的结合,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学习动力。

三、课时安排

四则运算:6课时

观察物体:2课时

运算定律:7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

小数的意义与*质:15课时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法:3课时

小数的*质与大小比较:3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3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三角形:6课时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6课时

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平均数: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总复习:4课时

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

1、简易方程

2、多边形的面积

3、因数与倍数

4、认识负数

5、分数的意义和*质

6、对称、平移与旋转

7、分数加减法

8、折线统计图

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科学*和时代*,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整合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事视野。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领他们了解大自然与生活的一切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亲历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

(二)进一步认识身边的事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秘初步掌握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经历数学研究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三)增强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作指导,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克服困难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多边形面积计算、正负数,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和*质及复杂的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可能*的统计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等量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区分应用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质因数等意义解决数学问题。

(二)在具体的*作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理解掌握多边形的特征及面积机计算方法,区分对称平移与旋转,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学会计算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和优选法,能运用分析现实问题。

(四)继续探究统计的复杂知识,并能合理科学地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措施

(一)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绿*多元课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

(三)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四)善于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或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多维目标。

(五)注意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六)善于借鉴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水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层层上升,逐步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

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

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1课时),玩潜水艇(1课时),沉浮的秘密(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