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通过描绘雪夜的宁静和清幽,以及在此环境中产生的思绪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描写雪景的名句中,王维通过细腻的笔墨,以听觉和视觉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雪夜的静谧和美丽。他通过描述夜晚听到风吹动竹子的声音,以及清晨开门一看,发现山头皑皑白雪已经铺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一联的描写表现了动静结合的境界,以及诗人对雪景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一联通过运用动态和静态的对比,展示了雪花飞舞、积雪覆盖的景象。诗中的“洒空”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而“积素”则表达了地面上积雪的厚度。通过“深巷静”、“广庭闲”的描写,诗人营造了雪夜里宁静而幽深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雪夜中的心境。
整体而言,王维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巧妙地运用动静结合、听觉和视觉交织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雪夜的宁静和美丽。这首诗在中唐山水诗中有一定影响,与韦应物等诗人的作品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共同构建了中唐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第2篇:白居易《夜雪》赏析
导语:《夜雪》是唐代的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作者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白居易《夜雪》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卯十二月中作和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
作者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作者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和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作者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和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作者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作者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作者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作者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第3篇:《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词翻译及赏析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然尚闭关。
【前言】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抒写雪中思友之情景,由冬日清晨下雪时作者的所见所感,最后转入想象胡居士雪天高卧,表达出对友人无比的敬仰和深切的关怀之情。前三联没有一句写到胡居士,然而每句都关合“忆胡居士”,尾联写胡居士,仍不让胡居士出面,只写他的住处。全诗用笔空灵,神韵悠远。
【注释】
⑴胡居士:名字生平未详。古代称信佛而不出家的人为居士,也指隐者。
⑵寒更:寒夜的更点。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晓箭: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箭:古代计时仪器漏壶中的箭标,上面刻有度数,随着漏壶里的水不断下滴,箭标上的刻度依次显露出来,依据时刻报更。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诗:“千门曙*锁寒梅,五夜疏钟晓箭催。”
⑶清镜:明镜。南朝齐谢?I《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衰颜:衰老的容颜。隋尹式《别宋常侍诗》:“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⑷牖:窗户。《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⑸洒空:指下雪。《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在下雪时把子侄们聚在一起,问他们雪下得和什么东西相似,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⑹积素:积雪。《文选·谢惠连〈雪赋〉》:“积素未亏,白日朝鲜。”李周翰注:“言积雪未销,白日鲜明。”宽阔的.厅堂。引申为公开的场所。广庭:清朱仕?《送叶蔚文南归序》:“颜?咄醵风┦乐髦使阃ィ?咭径?ァ!?/p>
⑺袁安:东汉大臣。字邵公(《袁安碑》作召公)。汝南汝*(今河南商水西北)人。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这里用以指胡居士。
⑻?然:一任自然,无拘无束貌。《庄子·大宗师》:“?然而往,?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然,无系貌也。”
【翻译】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鉴赏】
王维这首《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就是一首抒写雪中思友的诗,表达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胡居士:名不详。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处距王维不远。王维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学人》等诗,从诗中可知胡居士贤而贫困,王维曾经周济过他。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
中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中唐山水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词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1.《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
2.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赏析
5.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全诗赏析
6.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原诗
7.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古诗欣赏
8.《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唐诗鉴赏
第4篇:《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赏析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作品介绍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9首。这首诗中用到了许多佛学术语,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原文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作者:唐·王维
了观四大因,根*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声何谓客,*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注释
1、居士:在家奉佛的人。遗[wèi]:馈送。
2、了观:明观。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法(相当于物质现象)的基本原素。因四大能造作一切*法,故称“四大因”(凡能造果者,皆谓之因)。
3、根*:指四大的能生之*。《大乘义章》卷四:“能生名根。”
4、妄计:忘虑,妄念。
5、孰:何。
6、*声:指*声等六境,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声、香、味、触、法。六境都是人的认识对象,故谓之“客”。但佛教的某些宗派又认为识外无境,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
7、*界:谓五**界。五*,即*、受、想、行、识五蕴,广义指物质世界(*蕴)和精神世界(其余四蕴)的总和。*界,即六根、六境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概括。守:掌管、主持。
8、莲花目:指佛眼。佛教称佛眼能洞察一切,见知生死。
9、杨枝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一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按:柳,借作瘤。又《说文》:“柳,小杨也。”故此处以“杨”指“柳”。
10、香积饭:《维摩洁经·香积佛品》载,上方界分,有国名众香,有佛号香积,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于是维摩洁化作菩萨,至众香国,谓香积佛曰:“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于是香积佛即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维摩洁。此饭食之不尽,维摩洁即以此饭,悉饱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诸天大众。此处以“饱香积饭”喻居士已舍小法,“得弘大道”。
11、声闻:佛教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之一。指只能遵照佛的说教修行,以修学四谛为内容,以达到自身的解脱为目的出家者。此乘即所谓“乐小法者”。按:大乘佛教倡导修习六度,普渡众生,此句即指居士得大乘之旨,不欲为声闻小法。
12、断见:即无见,指执着身心断灭,认为人死后更不受生,可以不受果报的见解。常见:即有见,指执着身心常住(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的见解。佛教认为断常二见属于五见(五种错误见解)中的边见(片面极端的见解)。
13、生:事物的产生和形成。灭:事物的坏灭。幻梦:喻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无常,虚假不实。受:五蕴之一,指由眼、耳等六触引生的对外界的各种感受。
14、即病:谓断常二见及对事物的感受为“病”。佛教认为五见是根本烦恼的一种(烦恼泛指一切世俗的欲求、情绪和思想活动);又认为“触”缘“受”,“受”缘“爱”,即由有触觉而引生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有感受而引生贪爱,而贪爱也是一种根本烦恼。佛教谓根本烦恼及随之而起的随烦恼皆为“病”。即实相:指二见和受即是毕竟空。佛教认为世间诸法(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真实相状(实相)为毕竟空。
15、趋空:指否认假有。
16、垢:即烦恼。此指引生烦恼。
17、抖擞:《法苑珠林》卷一0一:“·西云头陀,此云抖擞。”头陀,梵语,去掉尘垢烦恼之意,为佛教苦行之一。
18、镉:古代炊具,样子像鼎。
19、斋时:食斋之时,即正午以前。乞食:佛教的十二头陀行之一。
20、漱口:释氏法,每食后必漱口,并以杨枝(剔牙签)净齿。
21、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取:语助辞,犹“着”。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繁体对照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
作者:唐·王維
了觀四大因,根*何所有。
妄計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聲何謂客,陰界複誰守。
徒言蓮花目,豈惡楊枝肘。
既飽香積飯,不醉聲聞酒。
有無斷常見,生滅幻夢受。
即病即實相,趨空定狂走。
無有壹法真,無有壹法垢。
居士素通達,隨宜善抖敗
第5篇:《李处士山居》赏析
作品介绍
《李处士山居》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4首。
原文
李处士山居
作者:唐·王维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注释
①李:全诗校:“一作石。”
②天阶:登天之阶,喻指天子左右的官署。
③方:已。炼金客:指道士。④绝巘:陡峭的山峰。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李處士山居
王維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方隨煉金客,林上家絕巘。
背嶺花未開,入雲樹深湣鍟儶自眠,山鳥時壹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