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初一生物期中复习重要知识点(热门9篇)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的化学物质,即dna。克隆羊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它被人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第2篇:初二生物期中复习重点知识点介绍》

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3、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体畸变。

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5、基因突变

①类型:包括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致死突变。

②特点:普遍*;多方向*;稀有*;可逆*;有害*。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⑤实例:a、人类镰*型贫血病、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第3篇:初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重要知识点》

立方根

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a等于所有数,包括0)如果被开方数还有指数,那么这个指数(必须是三能约去的)还可以和三次根号约去。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立方根的*质:

⑴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⑵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⑶0的立方根是0.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root,也叫做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3分之2是27分之8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

立方和开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初中历史。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是互为相反数。

负数不能开平方,但能开立方。

立方根如何与其他数作比较?⑴做这两个数的立方

⑵作差

⑶比较被开方数(如三次根号3大于三次根号2)

任何数(正数、负数、或零)的立方根如果存在的话,必定只有一个.


《第4篇: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复习重点》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初中频道编辑初一年级生物期中复习重点,以备借鉴。

①高能**化物系统(atpcp);atpcp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7.5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

②乳*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tp的能量系统。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其最终产物是乳*,所以称乳*能系统。

1mol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可净生成23molatp。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可导致疲劳。该系统是1min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如200m跑、100m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tp了。


《第5篇:初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6篇:物理期中复习知识点》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2.运动和力公式总结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定律):物体具有惯*,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3.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4.常见的力公式总结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fn,一般视为fm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5.万有引力公式总结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6.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1.线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m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

7.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8.竖直上抛运动公式总结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9.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总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0.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11.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

(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

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质上属于*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下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学习进步。


《第7篇:初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生物的特征,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第8篇:初一期中生物复习知识点》

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形态—淡黄*液体

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比较列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双面凹、圆饼状圆球状、可变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核(成熟后)有核无核大小和数量较小、最多最大、最少最小、较少功能运输氧吞噬细菌、防御疾病止血、加速凝血

2、输血与血型

◇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它血型;

ab型血原则上可接受其它血型。

◇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30%会有生命危险;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9篇:初一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