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乐的一天》这本书是孙幼*爷爷写的,它由“妮妮画猴儿、西瓜房子、最快乐的一天、唏哩呼噜的生日礼物、唏哩呼噜和蛇、*小鸭的春天”这这六个小故事组成。整本书内容很丰富,故事情节很有意思,总能逗我开心,而且我惊讶的发现,里面的主人公竟然那么像我。
这本书讲了一只名字叫唏哩呼噜的小猪,和月牙熊、八哥小姐、蛙鸣老师、丁丁和小猴皮皮等等好朋友一起发生的一些“小破事”。他们有趣的经历,吸引了我。其中《唏哩呼噜的生日礼物》这个故事最有意思。
小猪错把自己的生日当成了妈妈的生日,想自己挣钱给妈妈买礼物,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跑向热闹的集市。他帮山羊伯伯看摊子,得到两个萝卜,又帮蛋糕店的狐狸先生打扫卫生,累得满头大汗,弄脏了身体,可小猪没有放弃,为了得到大蛋糕,在天黑时完成了任务,狡猾的狐狸却欺负小猪,只给了一个鸡蛋。小猪没有买成礼物无可奈何地回到家。可妈妈却高兴得直夸小猪是个既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说充满爱心的唏哩呼噜就是最好的礼物。小猪和妈妈因为爱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这场景多么感人,这场景它时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呀!
我们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能感受到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也曾像唏哩呼噜那样,为妈妈生日的到来费尽心思,心里一遍又一遍重复念叨着:“过几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应该为妈妈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呢?妈妈会喜欢什么礼物呢……?”我左思右想,突然灵机一动:我要亲手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以表达我对妈妈深深的爱。
一个绝妙的想法突然冲进我的脑海,做一对耳环,因为妈妈最爱美了,经常变换耳环。爸爸常夸我心灵手巧,一年级社团课时我还报手工课,这正是我充分展示‘本领’的时候。哈哈,我为自己的金点子感到无比地自豪。
晚上,我就开始收集各种材料:树叶、彩纸、宣纸。做耳环当然少不了耳扣,我趁妈妈不注意,在梳妆台拿了一对旧耳环,拆下耳扣,悄悄地放进口袋,嘿嘿,成功了。接着,我每天利用课间时间制作礼物,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爸爸早早做了一桌佳肴,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妈妈更是喜不自禁。唱完生日歌,我把屋里的灯打开,整个屋子里显得灯火通明。我满怀欣喜地给妈妈戴上我亲手制作的树叶耳环,还给妈妈献上精心准备的贺卡。瞬间,妈妈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激动地说:“宝贝,谢谢!”。妈妈第一次流下眼泪,我知道,这是高兴的眼泪,激动的泪花,这是爱凝结而成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这是幼儿园老师教我的手语歌,那时的我其实并不懂得这首歌的含义,只记得在下面看表演的妈妈们都是一边抹泪一边给我们拍照。
现在,我上小学了,渐渐明白:世上最大的爱是母爱,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妈妈的爱从来不求回报,做为孩子,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世上有多少淘气顽皮的孩子,就像小猪唏哩呼噜,就像我,我们都在用最真诚的心来爱妈妈。也许我们的礼物笨拙可笑,也许我们的祝福不够深情,但妈妈却一定能读懂——谢谢你,妈妈!妈妈,我爱你!
《第2篇:快乐王子读后感900字》
故事中快乐王子和他的小燕子对最底层*奉献了他们的所有,他们被上帝誉为了最珍贵的,暗示出他们最终站在了社会道德价值的最高点。
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组成了一个团队,王子有物质财富,小燕子有办事能力。
比方说: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民众担负起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金字塔越往上的层级,综合价值越高,表象为:物质财富的占有,智慧,人际组织的完备,道德高尚,生活安逸等等,这些表象,是底层民众的价值指归,在尚未拥有这些价值的时候,他们是相对底层的,随着逐渐拥有这些价值,他们的层级渐渐上升,——很多电子游戏就采用了类似的进展模式——其中,道德价值可以借助顿悟很快上升。快乐王子也许因为目睹了人间惨象,经历了顿悟,站在了道德水准的较高层级,他拥有的丰厚物质财富相比他顿悟的道德来说,显得不在那么值得占有,他把这些财富反馈给创作它们的世人,此时他的综合价值的高贵完全由他的高尚道德来体现。
与其说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团队在向底层民众奉献爱心,不如说他们是在感恩。
社会的底层越宽大厚实,上层建筑就越稳固,就越高。社会的上层的绝大部分能源和保障来自于下层,所以上层有必要对下层感恩,而下层没有必要对上层感恩。故事中的民众唾弃废铜烂铁般的快乐王子和死鸟,正是反映了下层*的本质。
在诸多的社会价值中,道德价值可以更多的凭借主观能动向金字塔顶前进,在此过程中,实在要做的,就是向他的下层感恩。他的感恩,能使他的下层更加厚实,更加能释放出能量,来承载上层的他。
人类的原动力,似乎有“生长”的成分。从个人到整个社会的活动,无不以“生长”为出发点和目的地。膨胀,至少是目前的大趋势。关注到社会底层民众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其平均价值提升得很快,环顾四周,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等素质的年轻人在从事着社会最基础的生产与服务,金字塔的底层在面积扩大的同时,高度也在快速上升。——在此形式下,自我认同为道德高尚或正在高尚过程中的人,应该意识到要尽可能的汲取来自于他下层的能量,要怀着唯恐浪费一点一滴的架式,来继承社会资源,从而以几何倍数提升自己迈向金字塔顶端的速度。从整体看,社会金字塔每个下层在接受他的上层的感恩的刺激下,在上层高贵价值认同的召唤下,向他的上层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使数量相对较小的上层“生长”得更高。
尽可能的汲取社会传递给你的价值,是感恩的起始。社会金字塔在势不可挡的膨胀生长着,金字塔内部的下层和上层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
《第3篇:《岛上的最后一天》读后感900字》
“完美生活本身即是一场完美的谎言”。生活一路顺风顺水的丽比米勒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时也接收到丈夫带给她的坏消息——她一直深爱着的丈夫是同*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无论是哪一个,对丽比来说都是致命打击。她觉得自己的病无*可救了,她无法忍受自己爱了十几年的丈夫对她说出那样的真相。她卖掉公寓,辞去工作,拒绝医生治疗的建议并只身前往母亲生前最喜欢的小岛。
这是一本描写一位女*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选择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的书。她在岛上过着与过去朝九晚五上班持家不同的生活。她在岛上遇到了她后来的爱情,在岛上遇到了和蔼的陌生人,在岛上与死神擦肩而过。很庆幸的是,她最终没有放弃自己。她的爱人,她的哥哥,她的爸爸在得知事情真相后都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虽然对抗癌症依旧很难,但她却在幸福与希望中度过了后来很长的一段日子。主人公丽比害怕的不仅仅是癌症本身,更害怕的是家人因为她患病而痛苦。一开始她逃去了小岛,看似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后的放纵,其实她的内心对身边的亲人还是放不下的。完美生活被破环了,为了正常生活,大多数人选择回避现实,或较大程度地回避现实。丽比决定去岛上时就在回避现实,想要放纵自己去过未体验过的生活,再多的放纵也总有回归的那一天。
丽比回归现实最重要的还是她自己想明白了“她要活下去”。不管治疗有效与否,她都要回到原来的地方,与家人一起,与爱的人一起,即使时光短暂也要留下美好的回忆。丽比在岛上的时候经历过一次飞机坠落事故,可她足够好运,事故的杀伤力不大,比起癌症她所受的伤几乎不值一提。或许对一个癌症患者来说,死神或早或晚都会降临,尽管丽比早已做好迎接死亡的打算,可在飞机失事时,她还是很怕,她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就如此草草结束了,她害怕死亡。说出“我不怕死”很容易,可是世上又有几个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无所畏惧呢?如果有,那就没有人会苦苦追求健康长寿的秘诀了吧。人大多在与死亡亲密接触的边缘才会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才会发出“活着真好的感叹”。
“完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完美的谎言”,极致的完美是不存在的。现实的生活总有一些瑕疵,然而若想看清夜晚的天空,就不能太过聚焦于某一处,最明亮的星星在直观视野之外。生活也是如此,胜利与困难更迭交替。
《第4篇:《明天》读后感900字》
《明天》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小说《明天》为我们讲诉了发生在“还具有一点儿古风”的鲁镇上,在特定的“三个晚上两白天”这个时间段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单四嫂子失去自己的儿子宝儿这个事件展开全篇的事件叙述。
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把宝儿看做自己的希望。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想尽了各种方法,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到晚上单四嫂子一个人在“太静”“太大”“太空”的屋子里思念自己的宝儿,想做一个见到儿子的梦。
文章开头说小镇“有些古风”,也不知这“古风”二字指的是什么。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莫非作者是想以此来赞扬*妇女勤劳的精神?恰恰不是,这体现的反而是周围邻居的冷漠与漠视以及单四嫂子家的凄惨。那些把门关上的、熄了灯的人家果真是躺在床上睡熟了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他们冷漠于扶弱,所以他们都早早地关上了家门,如同公交车上不乐于让座的年轻人,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却能在到达目的站的那一刻准时醒来,分秒不差。
《明天》中所描绘的是上世纪20年代所发生的事,那么,经历了一个世纪,现在是否还存在着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冷漠现象呢?有人曾做过一个街头实验,一名网友假扮成绑匪在街头将事先串通好的男童强行抱走,并在过程中由摄像机记录路人的反应,虽然男童被掳时大声喊叫,但围观路人仍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不是假装没看到就是与同伴窃窃私语,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人为什么会冷漠?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的现实与背景,现实情况是社会上并没有形成规范陌生人之间的秩序道德,又缺少挺身而出者,所以大部分人在事不关己的心态下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纵容了施暴者,反过来又使大部分人更加沉默。
冷漠成了现在的常态,大家都冷漠,孰对孰错?改变这种心态并非是一天就行的,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见义勇为者的权利受到保护并给予奖赏,这是减少冷漠的一种方法。
《第5篇:《直到那一天》读后感900字》
今天是12月23日,正巧是这本书里故事的开始日期,只不过比今日早了36年。由于提前看了书封后的故事梗概,所以我知道自己将要踏入一个怎样的故事当中去。
在1980年12月23日,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不幸发生了空难,机上169人中只有唯一的一个仅三个月大的女婴奇迹生还。但故事吊诡的是却有两个家庭争抢着要认领这个女婴,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个被称为“丽莉”的女孩究竟是丽萝还是米莉?为此引发的身份调查居然持续了18年,种种疑问吸引着我开读此书。
本书的开场节奏很快,坠机的过程现实般迅速闪过,让想要寻找蜘丝马迹的我都来不及反应,就被直接带到了18年后。侦探爵轻信(这名字好怪)在自认18年的调查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准备自杀,这是什么情况?为何侦探会如此绝望?带着疑问继续阅读,之后整个故事开始的主场景才缓缓拉开帷幕。
作者对故事场景的描述极为细致真实,就像开场的那场空难,我可以从飞机的晃动、乘客的惊叫声,甚至是后面空乘人员依洁的身体被挤压扭曲并当场丧命的情形中感受到强烈的现场目击感。虽然其过程短促,但带来的惊愕效果很强烈。
而这整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小场景建立起来的,同时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就像侦探要自杀这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我始终不确定他是否真的会扣动扳机,但当他在最后关头意外的解开了谜题而放弃自杀时,说真的我也没有太意外,但本段结尾处写到谜题的解开是需要“天时地利”这个前提时,我的好奇心再一次被抓住。
在这个故事里,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准确细腻,在她的笔下,我们可以很快的来一一认识那些角*们并生成相应的观感。丽莉,看似完美富足生活下时常隐隐流露出的悲伤和疏离,会让人忍不住探究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隐情。马克在尴尬的身份下对丽莉的爱,薇娜心理扭曲下的疯狂......
从侦探爵轻信的调查手札中,我们得以一窥故事的完整脉络,当谜题一一被解开,真相随之渐浮出水面,在丽莉表面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背后有着怎样难以言说的隐像。韦家与柯家两个家庭由此又陷入怎样的境地,许多人的生活轨迹因此被打乱。
我理解这两个家庭对丽莉的坚持与执着,她就像是绝望中的希望,所以他们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在拉扯,看上去很像那个古老的故事,试想若是其中一方在最初选择放手呢?那整个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吧。
《第6篇:《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读后感范文900字》
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交谈。在暑假中,我经常抱着一本心爱的书,独自徜徉在书的海洋里,那里面充满墨香文气。看,今天我又读起了?w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这本书,它让我懂得好习惯,贵在坚持。
故事讲的是:爱读书的南宝蓝和允熙原本是形影不离的好闺蜜,谁知却被“横空出世”的缓静给“插足”了。喜欢打扮的媛静偏偏最不喜欢看书,还把允熙给教坏了。为了“挽救”两个好朋友,宝蓝拉着允熙和媛静成立了读书“三剑客”小组,并且一起参加读书王大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淘气鬼金民俊故意向媛静发出挑战——要公平竞争“读书王”,“三剑客”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开始读书。然而,本以为“读书王”得他们莫属,没想到因为媛静的紧张和忐忑不安,最后“读书王”还是被民俊拿走了。但缓静也真正的懂得了阅读的重要。
战国时期吕蒙开始也是个大老粗,但自从有了阅读习惯后。吕蒙就成了一个文学家,他每天手不释卷。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还抽时间读书。一想到这,我不禁脸红,我以前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威逼”之下才看书。总是将看书视为一件“苦差事”。自从读了这本书后,妈妈说我变了一个人似的。有空就一头扎到书海里,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天真无邪的小红帽,神秘魔幻的绿野仙踪……都让我沉迷,让我陶醉。现在呢,我喜欢古典名著。会为唐僧师徒的安危提心吊胆;会为林黛玉的凄美爱情珊珊落泪;会为梁山英雄拍手叫好;会看诸葛亮实战空城计……我一边又一遍品读,一遍又一遍思考,体会其中的*险诡计,体会其中的善良纯真。
我觉得现在的我就是一只地地道道的“小书虫”。炎热的夏天,酷热难耐,我独自坐在热得像蒸笼的书房,津津有味地读着书,电扇开到了最高档,吹得全是热风,可我似乎丝毫也没感觉到热我完全沉浸在书中。“啪!”一只手打在我的胳膊上。“你都快被蚊子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进来了,替我拍死了正在喝血的蚊子。奇怪,平时最怕蚊子的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胳膊上正停着一只蚊子!妈妈心疼地说:“你看你胳膊、腿上全是蚊子叮得疙瘩!”我回过神来,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的说:"“我咬书,蚊子咬我,我们是一对儿虫呀!”妈妈听了,笑着说:“好了好了,快去涂点*去吧!”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走出书房。自从爱上阅读,我的习作常被老师作为范文,作文也多次参加比赛获奖。我现在一天不读书就会闷得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心也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同学们,让我们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让我们在读书中快乐,在快乐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