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二两句,一些注家认为“山”指的是中条山,而黄河则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例如,李之光的《古代诗歌选》将这两句诗解释为:“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朝西望去,一轮红日慢慢沿着中条山落了下去;向东望去,奔腾的黄河正向大海奔流而去”。张燕瑾先生的《唐诗选析》也有类似解释:“白日依山尽,是写夕阳西坠,贴近了连绵的中条山,这是诗人亲眼所见,是写实;黄河入海流是写眼底是一泻千里的黄河,它奔涌流转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这里还包含了诗人的想象。”
然而,这些解释都因地理认识的误解而误导了诗意。鹳雀楼的地理位置是:它的东北是蒲州城,东南是长约160多公里的中条山,奔腾的黄河则从楼的西侧滚滚而过,流向是由北向南,直到风陵渡才折向东。因此,夕阳是无法落入位于东南的中条山中的,而且黄河的流向也不是向东,而是向南流去。有的选本也注意到了中条山的位置,但又无法搞清“依山尽”的山究竟何山,所以在注中干脆就不作确指。如郑孟彤先生的《唐宋诗词赏析》中就笼统解为“一轮白日正在西山头上慢慢地下沉着”。但也有的注家既明白中条山的位置,又认为“依山尽”中的山是中条山,于是就在“白日”和“尽”字上做文章。如马家楠先生在《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一文中就认为“白日”“不过是指明晃晃的日光,而并不是指太阳本体。诗中描写的是晴朗的自昼,白茫茫的天光日影,透过缥缈的烟岚云气,在山石间、草木上,灿烂地反射着,炫耀着。随着深邃的崇陵巨壑向前伸展、伸展,一直到诗人目力的尽头”[6]。这样,“尽”指的就不是太阳落山,而是目力穷尽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很牵强的。因为“白日”一般都解释为太阳,只不过诗中写的是深秋或冬天的太阳,白晃晃的缺乏热力,带上高寒的特征。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自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就是明证,我们不能为了使“中条山”能解释得通,就把“白日依山尽”解释成另外一种含意。我认为这个“山”并不是中条山,而是秦岭东段的华山。华山位于蒲州的西南,北临渭河平原,是个东西走向的断层山,主峰太华峰高达1997米,距蒲州的直线距离仅30多公里,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向西远眺,正好可见一轮夕阳傍着西南方的华山缓缓下沉。为什么夕阳向西南而不是向西落去呢?这是因为冬天的太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以向西偏南落去,这与前面所提及的“白日”同样都带有很明显的季节特征。另外,再从整个画面的构图上来看,诗人登高远眺,向西看见了一轮白日正在缓缓依山下坠;俯视楼下,滚滚的黄河正经过这里向南奔腾而去,这样远眺近俯,由西转向南四面眺望,既符合登高赏景的实际,又使画面显得很开阔。如果此山是中条,就与落日的方位不合,而与黄河的流向一致皆为东南。游人登楼专向南方远望,诗中专写一方之景,也似与常理不合。
既然如此,为何一些注家总是在“中条山”上做文章,而忽视了秦岭呢?我认为这与《梦溪笔谈》卷十五中“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的记载有关。文中的“前瞻中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白日依山尽”。“下瞰大河”又很容易与“黄河入海流”联系起来;再加上没有经过实际考察,缺少感*印象,往往就只注意到中条山而忽视了隔河相望的秦岭。
关于诗的三、四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家们大都没有疑义,一般都认为是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精神,是诗人慷慨的情怀和阔大的胸襟的表现:“诗人并不以登上第二层为满足,还要向第三层(最高层)登攀。”有的注家进一步认为这两句诗还表现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只有襟怀阔大才能视野开阔的人生哲理。
但就诗句的实写面来说,笔者持有不同看法。我认为这两句是诗人站在楼的最高层(第三层)所发出的感慨,而不是还要从第二层向最高层登攀时的感慨。理由很简单:要想对一件事有深切体会,对一个哲理有所领悟,往往要亲自做过之后,事情完成之后才能得到。诗人站在楼的最高层,向西望见了远远的华山落日,向南又望见了奔腾而去的黄河流水,这才领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登高才能望远,而要想登高又必须有勇气和胆略,于是写下了这个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古诗2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欲穷尽千里美景, 就须再登上更高一层的楼。
【译文及注释】
鹳雀楼:这座楼的旧址位于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正对着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指太阳。
依:表示依傍。
尽:表示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在山峦中依傍而下沉。
穷:表示达到极点。
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更:表示替、换,而非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展现的宏大胸襟和雄心壮志,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描绘了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处的景象,山峦连绵,太阳在山的背后渐渐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处的景象,黄河奔腾入海,气势磅礴。诗人以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将广阔的河山景*收纳于短短的十个字中,给人以宽广而深远的感觉。
首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山峦起伏,表现了天空、远方、西望的景象。次句写黄河从楼前奔腾而过,形成近处、远处、西向、东向的景象。两句将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融合在一起,使画面显得广阔辽远。"白日"一词写实而生动,夕阳衔着山峦,云雾遮掩,使太阳的光辉更显暗淡。"黄河"如金*飘带,舞动于层峦之间,呈现出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景。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穷尽千里美景的愿望,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视野的追求,"更上一层楼"强调了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度。"千里"和"一层"都是虚数,表示诗人想象中无限辽阔的空间。这两句既充满希望和憧憬,又与前两句自然而紧密地连接,通过"楼"字巧妙地点题,显示了这是一首登楼诗。
后半首诗暗示了前半首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仍然渴望更远的视野,因此登上了楼的顶层。这表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传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绝句形式,前两句使用正名对,语句工整而有力,彰显了所描绘景象的雄大;后两句使用了意象对,虽然没有直接的对仗,但通过对比增加了表达的层次。这体现了诗人对对仗技巧的成熟运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通过对仗的巧妙运用,使诗歌更加有韵律感。
登鹳雀楼3
夕阳依傍西山缓缓西沉, 黄河奔流向东海滔滔不息。 欲尽千里的眼界,渴望登上更高的楼层。 【译文及注释】 夕阳缓缓沉没在西山之侧, 黄河在山川间汇入东海澎湃奔流。 欲尽览千里美景,渴望攀登至更高楼阁。 1、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面对中条山,俯瞰黄河。相传此处常有鹳雀栖息,故得名。 2、白日:指太阳。 3、依:倚傍。 4、尽:落下。此句表达太阳依山而落的景象。 5、穷:极尽,达到极点。 6、千里目:广阔的视野。 7、更:上升、提升。(不同于通常理解的“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展示的雄心豪情,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描绘所见。“夕阳依山尽”描绘了远处的景*,表达了夕阳沉没在山峦之中的景象;“黄河入海流”描绘了近处的景象,表达了黄河奔腾向东海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朴素而形象的语言,将广阔的山河景*收纳于短短的十个字中,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胸襟为之开阔。
首句表现了夕阳西沉的壮美,远山映着落日,展现了天空、远方和西望的景象。次句描绘了目送黄河在楼下奔流,然后折向远方,最终汇入大海。这两句合起来,将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融入诗中,形成了宽广而辽远的画面。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虽然不可能亲眼见到黄河入海的景象,但通过巧妙的表达,将目送黄河流向远方的意象与眼前的景*巧妙地融合,增添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称太阳为“白日”是写实的描绘,夕阳映照山川,云雾蔽日,使太阳的光辉显得更加柔和。至于“黄河”,同样是写实的描绘,它如一条金*的飘带,在山峦之间飞舞。诗人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幅画面是瞬息万变的动态美,不是静态的标本或化石。读者对诗人大胆的描绘感到赞叹。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探求欲望,渴望看遍千里风光。他意欲站得更高,登上更高的楼层,以满足他无尽的好奇心。“千里”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对无限空间的遐想。这两句成为千古传世的名句,既富有创意,又与前两句自然、密切地连接,同时,以“楼”字收尾,点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后半首诗可以推测,前半首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要更深入地探索远方景物,于是登上了楼的顶层。虽然诗句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呈现了登楼的过程,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值得读者深入挖掘。诗中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远见卓识,传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思考。
就整首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是一首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使用了“白日”和“黄河”这两个名词的正名对仗,颇具厚重和力量,展现了所描绘景象的雄伟;后两句同样采用对仗,虽然不明显,但没有破坏整体的完美形式。对仗技巧的运用显示出诗人的成熟和娴熟。
歌唱古诗 登鹳雀楼4
引导语:现在有很多古诗都用歌曲的方式来演唱,古诗新唱可以让小朋友们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更加熟练的记住这首诗,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唐)王之涣作词:王之涣
作曲:阎勇
白日依山?,?河入海流。
欲?千里目,更上一恰?/p>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áirìyīshān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ghérùhǎiliú
黄河入海流。
yùqióngqiānlǐmù
欲穷千里目,
gèngshàngyīcénglóu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曲谱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2.尽:落下。
3.欲:想。
4.穷:尽。
5.更:再。
【今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