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正文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五大习俗

扫码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五大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十月初一,又称为“十月朝”,是送寒衣节和授衣节的日子,也是一年中重要的祭祀先人之时,类似于清明节和七月十五。此日与清明节是一年中仅有的两个能够在墓地进行祭祀的时刻。因此,衍生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特定习俗。

一、送寒衣,保佑先人御寒 冬月初一天气渐冷,人们备好棉衣以迎接寒冬。意识到先人也需要保暖,人们将纸折成衣物的形状,烧化后祭祀给先人,称之为“送寒衣”。送寒衣有一些讲究:

最好由亲手折叠的寒衣。

在烧化时要告知先人,确保寒衣达到先人手中。

所有烧化的衣物和冥*必须充分焚烧成纸灰。 相传,只有彻底焚烧成纸灰,这些衣物和冥*才能在*间使用,否则将毫无效用。

若无法回家祭祀,可在十字路口朝向家乡方向烧化纸钱。

除了为亲人送寒衣外,还要额外焚烧五*纸,以供给孤魂,防止其干扰祭祀。

二、祭祀先人,表达哀思

必备祭品包括香、水果、点心、蔬菜、酒、冥*、黄表纸、五*纸和包袱。

最佳祭祀时间为上午9点至中午13点,此时阳气充足。

不要在天黑后前往墓地;不要在墓地嬉笑玩耍;不要有不敬的言行。

三、合葬,让先人团圆 古人有“生要同衾死则同穴”的信仰,将同穴视为生死相依的象征。民俗中十分重视合葬,即使是孤寡之人,其亲属也会竭尽所能为其找到伴侣,以免其死后孤寂。夫妻双方相继离世,如因墓地原因无法合葬,需等到十月初一,即山向开放后再行合葬。

四、迁坟,为先人寻求更好的安息所 若因特殊原因需要迁移坟墓,只能选择十月初一或清明节进行。例如,原墓地风水不佳需要改善,或因墓地被占据而不得不迁移。此类行为不可在平日轻举妄动,只能在十月初一进行。

五、修缮坟墓 夏季雨水、春季灌溉以及动物挖洞等情况易导致坟墓受损。此时需要修缮坟墓,但平日不宜进行。只有在清明节和十月初一这两个日子才能进行修缮,以确保先人安息无忧。

在十月初一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为逝去的先人献上寒衣,传承我们的习俗,纪念逝者,感恩先人。

 

第2篇:关于农历十月一寒衣节的来历

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并称*三大鬼节,同属民间祭祖的日子。农历十月一是寒衣节,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你知道农历十月一寒衣节的来历是什么吗?寒衣节和其他两个鬼节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往下看看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节日吧。

农历十月一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来历一: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寒衣节来历二: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寒衣节来历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第3篇:有关农历一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在我国的农历中有着为数众多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情感。那么就让农历节日大全来告诉你,喜气洋洋的新春假期里,农历一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问:农历一月十五是什么节日?答:农历一月十五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的《太初历》,也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元宵节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习俗之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此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元宵节习俗之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的狂欢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习俗之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0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