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正文

惠崇春江晚景

扫码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惠崇春江晚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及注释】 竹外桃花初次绽放了三两支,春江的水温暖了,鸭子们最早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温暖。江边满是蒌蒿,地上的芦笋短而嫩,此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产卵的时候。

1、惠崇:北宋名僧,擅长诗歌和绘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分为鸭戏图和飞雁图。苏轼为这幅鸭戏图题诗。

2、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茎高四、五尺,初生时柔嫩香脆,可食用。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以食用。

4、河豚:一种鱼,产卵时逆流而上,肉味鲜美,但卵巢和肝脏有毒。产于沿海和一些内河。

5、上:指鱼逆流而上产卵。

【赏析】 惠崇是一位僧侣和画家,这首诗是苏轼为他所画《春江晚景》的作品题写的。惠崇的原画已失传,这首诗的标题有的版本是《春江晚景》,但目前无法考证。

绘画通过生动的形象给人以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局限于表现特定的画面。相比之下,优秀的诗歌通过形象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诗人通过独特构思所创造的美的意境,弥补了画面所无法表达的东西。

这首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同时发挥了诗歌的长处。苏轼以风趣而具有虚实相间的笔墨,展现了原画中的春*。在描述画面的同时,苏轼通过新的构思使得画中的美丽形象充满了诗意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诗中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初放,江水回暖,鸭子嬉戏,蒌蒿满地,芦笋抽芽,正是河豚上市的时节。这样的题画诗不仅扣合绘画主题,同时能够自由发挥,离开绘画而保持*的艺术生命。苏轼通过诗歌巧妙地将画面景物与季节特征相结合,使整首诗富有联想,展现了南方春天的美感。

苏轼通过描写竹外桃花、春江水暖、蒌蒿芦芽,将画面中的景物生动展现,同时在最后一句通过联想描述河豚逆流而上的季节,使诗歌更具深度。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画面景物的生动描绘,又通过联想展示了诗人对季节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

苏轼的诗歌既能再现画境,又能跳脱画外,*成为具有独特艺术生命的作品。他在前三句通过客观描写展现了画面景物,最后一句则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时令判断,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感觉,这是绘画所无法达到的。苏轼的联想既有根据也自然而然,使诗意更加深邃。

这首诗从身边的春景写起,描述了竹外桃花初放、春江水温、鸭子嬉戏等景象,然后逐渐细致观察江岸的蒌蒿和芦笋抽芽。最后,通过联想描述河豚上市的季节,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第2篇: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诗歌翻译】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是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一】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情中人。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赏析二】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第3篇:惠崇春江晚景改写作文

早春二月,远处的高山上还积着薄薄的白雪,可春姑娘已悄悄来到人间,长江两岸到处都留下了它的足迹。

看!那春江上几只鸭子已经在玩耍嬉戏了。那静似明镜,绿如翡翠,清澈见底的江面上,那几只鸭子在河中游泳,给春江荡起了许多波纹,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春江岸边有许多红似火,粉似霞的桃花,还有高大挺拔的“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那桃花和竹子合在一起时,红中带绿,绿中带粉多像是穿着绿*衣裳的战士们头上戴着一朵朵美丽的桃花。此情此景,真想去林中漫步,学学蜜蜂,看看这朵,吻吻那朵;学学蝴蝶,时而飞翔,时而停下。在竹子与桃花前面有一排排又绿又矮的小人儿——蒌蒿,在那儿蹦来蹦去的。又嫩又尖的芦芽与蒌蒿争先恐后的往上蹭,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参加这五彩缤纷的盛会。

蒌蒿、芦芽的邻居——柳树披散着长发,梳起了翠绿的辫子,摇了摇,像倾泻而下的瀑布,感觉美极了。而江中的海豚也禁不住跃出水面,想摸摸柳树姑娘的辫子。河豚转了几圈又发现那儿飘着一个鱼钩。哦!原来是渔夫在那儿钓鱼呢!他抽着旱烟,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静静地等待着鱼上钩,真有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看到这幅画面的惠崇,激动不已。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江晚景图》就诞生了。

而在一边偷偷观看的苏轼,看到惠崇作画,又挥笔写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0
0
收藏0